稳企安商“上半场” 破局发展“下半场”

中山出台“稳企安商20条”政策,相关帮扶举措陆续惠及金源公司。图为金源公司数控生产车间一角。

即将进入8月,位于中山市石岐区的广东沃莱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沃莱科技”)生产车间内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疫情期间人们更加注重健康监控,订单同比增长近两倍,9月的订单都已经排满。”沃莱科技总裁高瑞军表示,疫情期间,“宅经济”催生了一波健康经济热,智能体脂秤、智能手表和健身绳等产品订单大幅增长,成为公司今年的营收主力。然而,订单的增长也给沃莱科技带来了“幸福的烦恼”:订单生产紧张,生产用工捉襟见肘。近期,在中山市人社部门和镇区的牵线下,沃莱科技与中山市内一家用工富余的制造业企业达成“共享员工”协议,140多名熟练生产工人将从今年8月起到沃莱科技进行支援。

受疫情影响,近半年来,不少中山企业都在适应着快速变化的生产经营环境。为帮助企业纾困,中山市在今年2月就出台实施《关于应对疫情稳企安商的若干措施》(即中山“稳企安商20条”)等惠企政策举措。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仅中山人社就已发放惠企补贴7.2亿元。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发展,稳企安商已从“应急”逐步进入常态化服务的“下半场”,面对的变化也逐渐增多。今年6月,中山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同比5月增长13.2%和53.4%,分别创下今年以来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两端最大增幅,释放出产业发展回暖的信号。稳企安商如何在变局中开新局,推动经济企稳回暖并实现破局发展,考验着中山政企的智慧。

对于沃莱科技而言,今年的疫情不但没有阻击公司发展,反而成为了公司发展的重要推力。沃莱科技是一家专门研发生产智能体脂秤、智能手表、智能跳绳等健康管理软硬件的企业,产品销售主要面向国外市场。

“疫情期间人们更加注重健康监控,订单有时候都接不过来了。”订单的增长给生产一线带来极大压力,高瑞军表示,这几个月来,沃莱科技生产一线的人力需求翻番,目前生产线人,但仍存在一定缺口。

为追赶订单增长速度,沃莱科技此前劳务机构紧急招聘了一批临时员工,但由于该批员工缺乏相关工作经验,且对生产和厂区生活环境不适应,生产效果并不理想。“没有达到订单生产要求,有单也接不了。”看着一些错失的订单,高瑞军心急如焚。

就在沃莱科技生产热火朝天之时,数公里外,位于中山火炬开发区的金源公司却是另一番景象。金源集团业务是钟表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产品涵盖高端精密金属表壳、表带、金属首饰、高精密五金配件等,主要客户为瑞士、日本等钟表品牌,其在中山建设有制造业基地。

金源集团HR王耀坤表示,今年春节后,受全球新冠疫情影响,公司业务发展备受冲击,复工后订单同比去年下降60%。订单锐减带来连锁反应,在生产线上的直接反映就是出现员工富余情况。王耀坤表示,由于订单不足,从今年6月起,公司对中山制造基地的部分员工实现停工待料放假3个月的安排。

金源公司董事总经理杨桂彪表示,金源公司在中山扎根发展已近20年,不少员工工龄超过10年,从生产线普工成长为经验丰富的生产技工。这批员工是公司的宝贵财产,虽然用工富余,用工成本增加,但公司一直保持用工队伍稳定。“解聘之后就很难再招到这样的工人了。”

当下,沃莱科技和金源集团面临的发展“两重天”在中山并不少见,这对稳企安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呼唤更加个性化的精准“靶向”服务。对此,中山已于近期启动“万干扶万企”联系服务企业活动,全市机关单位和镇街党员领导干部“一对一”联系服务企业。此外,结合职能部门职责,中山人社局还开展了“联镇安商”行动,联合镇区和相关职能部门力量,深入镇区和企业一线,针对企业发展困境提出个性化解决方案。

在市镇(区)人社部门的介入对接下,沃莱科技与金源集团达成“共享员工”合作,后者将在近期组织一批生产员工及班组长到沃莱公司进行支援。在“共享员工”模式下,金源公司无需与富余员工解除劳动关系,工资成本通过协商,由沃莱科技支付,这将降低用工富余企业的用工成本,也有利于稳定员工队伍。

“缺的就是熟练工人,金源公司的工人经验丰富,可以立刻投入生产。”合作达成后,沃莱科技总裁高瑞军对金源公司的工人团队充满信心。

事实上,“共享员工”模式的出现折射出中山制造业企业的用工需求变化,企业对工人的技能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的人力资源市场数据显示,从今年4月至6月,中山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平均每月增长超过2500人,且需求缺口不断扩大,成为需求增长幅度最多的工人类型。

有企业人士认为,“共享员工”模式除了着眼破解企业间用工不平衡问题,其作用和意义还在于帮助熟练工人在中山产业圈子内有序有流动,留住用工队伍中的关键力量。目前,中山正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企业用工调剂工作,探索“共享员工”模式。

“共享员工”用工新模式为金源集团提供了破解用工困境的渠道,然而,面对疫情下不断发生变化的市场,企业要摆脱疫情下的经营困境,需作更多探索。

金源集团在钟表制造业行业发展超过50年,是国内外主要钟表品牌的重要配套制造商。金源集团HR王耀坤表示,在订单下降背景下,公司经营运作受到很大影响,出现困难。

正当企业发展受困之时,今年2月,中山出台“稳企安商20条”政策,相关帮扶举措陆续惠及金源集团。王耀坤表示,从2月至今,金源集团享受了多项补贴和帮扶举措,上半年,公司获得了630万元的社会保险费减免,预计全年节省社保费用超过千万元。另外,公司还获减免厂房租金约140万元,减免电费28万元,获得了稳岗补贴、适岗培训补贴、湖北员工工资补贴、招工补贴和重点企业员工复工复产补贴等一批补助款项。

除了政府帮扶,金源集团正积极开展转型探索。王耀坤表示,在业务方面,金源集团今年以来不断与现有的国外客户保持合作关系,争取更多订单,同时,公司已启动国内市场开拓计划,并突破传统钟表业务,开发智能手表等新业务。目前,智能手表等新业务已陆续收到客户订单。

转型和开拓新市场成为疫情背景下中山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从企业个体来看,如沃莱科技等一批企业在疫情“宅经济”中获得了“疫外”收获,从行业来看,家电、灯饰、服装等中山传统优势制造业则在营收压力下开展多种新尝试。在疫情初期,中山各大传统产业纷纷拥抱“直播带货”销售模式,截至目前,沙溪服装、古镇灯饰和中山北部家电均已建立了相对稳定的线上直播销售的渠道和平台。

而从区域产业结构来看,健康医药等新兴产业的崛起是疫情期间中山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今年4月,中山首个创新药企——康方生物通过“云敲钟”,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时隔近一个月,创新药企达石药业宣布完成A轮融资,加快开展各阶段原创抗体新药研发工作。疫情下,中山健康医药企业接连在资本市场冒头,成为疫情期间中山最活跃的产业群体之一。

“疫情发展至今,受影响的企业和产业都在积极探索新路子,推动企业和产业‘稳中求变、求进’应是当下稳企安商工作的首要主题。”中山半导体照明行业协会秘书长涂巧玲对今年以来中山古镇照明产业的发展印象深刻,受疫情影响,古镇照明产业上半年较为低迷,但结合健康照明等新兴领域,一些企业获得了不错的营收增长。企业和产业加快向新领域进军,政府的企业服务工作重点也应在“新”字上下功夫,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帮助传统产业和一批优质“老店”适应新环境,抓住机遇进行转型,开拓新领域。

上半年中山企业和市场的变化在用工市场上也有所反映。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的第二季度中山市人力资源市场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中山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4万人,人力资源市场上,供求人数持续上升,6月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同比5月增长13.2%和53.4%,供求两端增幅为今年以来最大。

用工市场供求增长,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山经济逐步回暖的态势。根据此前公布的官方数据,今年1至5月,中山规上工业增加值降幅进一步收窄,固定资产投资则转为正增长,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27.5%。

值得关注的是,受疫情影响,中山用工市场今年以来表现较为起伏,虽然今年6月中山市人力资源市场有所改善,供求总量景气指数由上月的62.24上升到本月的79.39,但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总量仍处于“较不景气”区间。对比去年,今年前5月中山市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总量下降近半,这意味着企业用工和就业需求均出现退缩迹象。

制造业是中山的用工大户,近3个月来,制造业企业的用工需求占人力资源市场总需求的一半以上。而中山对全市300家企业的失业动态监测数据显示,流失岗位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随着餐饮娱乐行业逐步恢复运营,企业用工需求增长,第三产业的用工总需求量在今年6月首次超过制造业。

制造业仍是中山产业的“基本盘”,在疫情冲击下,传统制造业遭遇困境,摆脱发展惯势,开拓新增长点成为企业和政府稳企安商的当务之急。疫情期间,在帮扶的基础上优化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布局新兴产业是中山稳企安商和推动产业发展的主线。

为推动传统制造业破局,中山近期先后实施相关扶持举措。今年6月,中山出台实施《关于推动中山市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链协同创新实施方案》,提出围绕五金、家电、灯具、板式家具等传统特色产业集群,开展产业链协同创新工作,用4年时间推动中山300家以上企业实施智能化转型升级,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增强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这是继《中山市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8-2022年)》后,中山针对传统产业的又一重要举措。6月,《中山市技术改造投资项目资助实施细则》修订后正式印发实施,将大幅提升了技改工作的奖补幅度,并计划用约3年时间,引导全市1800家以上企业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

新产业布局步伐也在加快,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健康医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逐渐崭露头角,其中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势头尤为迅猛。近年来,中国科学院药物创新研究院中山研究院等一批健康医药产业科创平台,以及1类新药“利他唑酮”等新药创制项目先后落户中山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康方生物等一批创新药企崛起,健康医药产业在中山产业舰队中逐渐突出。为支撑产业发展,今年以来中山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也动作频频。今年4月,中山在复工复产攻坚时期出台“人才新政24条”,旨在形成对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新磁力。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人才队伍,中山加快积聚新的发展动能。

2月开始实施的阶段性免征中小微企业社会保险费政策延长到年底,大型企业减半征收政策延长到6月底。减免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以来,已为全市17.6万家企业减负26.4亿元,预计全年可为企业“减负”逾78亿元;

通过“点对点、一站式”集中精准接返外省籍员工6万多人,其中湖北籍员工5000多人,帮助企业快速复工复产;

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力度,用好用足培训补贴等政策,1—6月各类惠企补贴发放计7.6亿元。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